您所在的位置: 行业分析 > 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的对策
发布时间:2019/1/14 18:59:18 | 来源: | 作者:自创 | 阅读:432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首先做的不是抱怨,而应该是解决问题。农产品流通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找到对策刻不容缓!北菜农专家告诉我们,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的对策有这些。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首先做的不是抱怨,而应该是解决问题。农产品流通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找到对策刻不容缓!北菜农专家告诉我们,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的对策有这些。
第一,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建好
在农产品储藏仓库、场地、道路等主体基础设施的投资中给予政府财政补贴,投入财政资金,重点完善批发市场、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个人、企业等投资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技术,支撑和推动农产品跨区域大流通。
第二,流通组织化水平得提升
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组建行业协会、合作社等,为广大农户(农场)提供与产前、产中、产后相联系的配套服务,把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农产品大市场对接起来,鼓励大型零售企业直接与合作社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公司+农户”和“基地+农户”等农产品产销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组织农产品收购、储藏、加工配送、运输和销售,减少经营风险,形成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要加快
以市场为主导,以用户为中心,在运输、仓储、加工、配送、车辆调度等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源,建立运输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集中发布农业特色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以及运输服务方面的供求信息,努力提升农村交通物流信息化水平。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实现全国乃至世界主要批发市场的联网,收集、发布国内外农产品产销信息,实现生产者、销售者信息共享,对农产品供求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建立信息中介组织,大力培训信息化管理人才,通过对信息的运用,引导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发展。
第四,农村物流市场主体得建设
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物流企业或培育现有物流企业开展农村交通物流工作。对具备规范引领市场能力或发展潜力的农村物流企业,对其技术改造项目、车辆购置、网络设置、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优先予以扶持。加强农村交通物流企业的分类指导,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网络设置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督促批发市场推进专业化管理,健全规章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做好各项服务。
第五,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要推动
通过创新“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强化供应链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形成农产品现代产销一体化流通体系。推进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流通模式,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对接。超市将会逐步取代农贸市场成为城市生鲜流通和经营的主渠道,生鲜运营的创新业态也将有效突破中国现有的流通体制。
综上,相信只要能够建好基础设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物流企业或培育现有物流企业开展农村交通物流工作,有快速、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信息网络,流通模式不断优化,减少中间环节,农产品流通会越来越好,从而惠及你我他!
上一篇:冬季蔬菜在运输过程中怎么保鲜防冻
下一篇:您关心的,关于农产品流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