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0 11:19:59 | 来源: | 作者:自创 | 阅读:732
明前白茶贵如油,阳春三月盼新茶。春茶因叶肉肥厚,滋味鲜爽,香气强烈而备受推崇。茶树和大自然一同苏醒。泡上一杯,可谓味醇韵雅,宁心除烦。接下来,我就带各位茶友一起来了解一下:白茶传承古法制茶技艺!
做白茶主要是靠太阳晒,七分晒三分焙,不炒不揉。借助阳光,风力来把控茶叶的走水,从而形成鲜美爽口,甘淋醇和的特有品质。
自然萎凋
萎凋过程必须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观察叶温变化,叶温提升到一定程度,需移至室内凉置,否则叶温过热,氧化速度太快,毛茶叶片叶梗芽蒂部分发红,茶汤粗涩偏老;叶温过低,叶体暗淡发黑,茶汤混沌且带有异味。
在白茶古法传承制茶技艺中,萎凋时,毛茶毫色发白、叶端翘起、叶子不贴筛、叶缘略向叶背垂卷,并筛后茶叶层增厚,温度自然提高,氧化酶活性得以提升。
—低温下进行微发酵 —
普洱熟茶的渥堆是高温、高湿的重度发酵工艺,而畲家稀密白茶的渥堆工艺指的是将萎凋达到要求的茶青在中低温下进行的轻微发酵处理。
将萎凋叶放在竹制容器中进行堆积,厚度30-45cm,并用麻布覆盖。堆积温度控制在25-32度左右,堆积时间视萎凋叶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48-120小时,经过渥堆的白茶,化学变化上有酶促作用、微生物作用和热湿作用,可更深度得除去“青草”味,且茶汤汤感更佳、更柔滑,茶香更纯正。
贵在传承
微发酵的工艺和方法制茶名师们虽各有妙方,但我家的白茶口感独妙,与这独特的渥堆工艺有直接的关系,也是畲家制茶人的不传之密。
在白茶制作过程中,萎凋叶随水分的减少,酶活性增强,叶内有机物趋向水解。淀粉、蛋白质分别水解为单糖、氨基酸,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白茶的香气与滋味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在长时间的萎凋过程中,糖类在后期有较多的积累,从而增进了茶汤的滋味。蛋白质的分解,形成了具有鲜味的氨基酸,氨基酸在醌的氧化作用下形成醛,提供了白茶的香气成分。只有在多酚类化合物被抑制时,氨基酸才稍有累积,增进了茶汤的鲜爽。
小提示
在萎凋中期,多酚类化合物缓慢的氧化缩合,大大减少了茶汤的苦涩味,使滋味醇和。微量的氧化缩合物--茶黄素、茶红素及其他红、黄色素,使茶汤呈杏黄色。萎凋后期,可溶性多酚类化合物与氨基酸和氨基酸与糖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芳香物质。并筛、堆放后,一定的温、湿度使青气和涩味进一步消失。
下一篇:河北南和:中药“种”出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