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心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969-790

农业供应链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8/11/20 10:28:18 | 来源: | 作者:自创 | 阅读:266

分享到:
导读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为了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培育核心企业,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整合,降低风险,将供应链管理思想运用到农产品的企业运作和管理中去,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总体效益最大化。
农产品先天的多样性导致其生产具有分散性。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仍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从生产资料的选用、栽培、饲养到收获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十分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很难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产后加工、包装及运输的质量与增值。同时,由于生产规模小,经营不规范,很难实现产品的可追溯。生产者的教育程度较低,接受系统培训和指导的机会少,也是市场意识淡薄、科技知识和科技运用手段的能力及程度偏低的重要原因。
由于供应链的各参与成员是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实体,相互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常常会导致各成员间对抗行为的产生,加上长期以来我国重政治斗争、轻生产经营,人与人之间习惯思维定式化,从而无法对供应链中的各项活动实行有效的整合和防调。供应链管理中,各参与成员的彼此通力合作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在供应链参与成员间建立起互信,建立起以开发供应链效率为核心的战略联盟合作关系。实施供应链管理时,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买卖观念和思维方式,要与合作企业共担责任、风险和成本,同时共享成果与收益。只有在企业间建立了这种合作与信赖关系,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我国大部分农产品企业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尚未建立合作的战略伙伴管理,甚至双方处于利益对立状况。双方在价格上进行博弈,把渠道伙伴作为产生利润的来源,导致双方无法建立互相信赖的协作关系。当日现货交易机制又决定了只能存在单纯的竞争关系,不可能存在合作与协作,只能追求眼前利益,而不能考虑长期利益。、
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发达国家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相比,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不久,还没有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不管是农产品供应链所要求的硬件设施还是管理理念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应该从重视组织体系的支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采购的方面,从而完善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